向師生展示珍藏古籍、邀請知名作家入校與師生開展閱讀交流……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連日來,在渝高校紛紛開啟讀書季系列活動,芬芳四月的校園洋溢著濃濃書香。
成渝兩地高校圖書館聯手向師生薦書
4月23日,重慶大學師生讀書行動啟動暨“國際出版暢享重慶大學”新書簽約在重慶大學文庫舉行,標志著該校本學年讀書季系列活動正式拉開序幕。
活動現場,《高速精密機床熱特性仿真與控制理論與方法》《山區大跨度橋梁風致振動研究》等四部涉及土木工程、機械等領域的學術專著正式簽約出版。
▲重慶大學簽約出版一線研究人員學術專著。 學校供圖
據介紹,《高速精密機床熱特性仿真與控制理論與方法》是重慶大學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院副教授馬馳及其團隊的科研成果。這本專著從熱特性的仿真、高速精密機床熱特性的控制兩方面著手,為整個高端裝備制造領域的發展提供一些基礎性的理論研究成果。
由重慶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工程建造所所長、副教授楊陽等完成的《山區大跨度橋梁風致振動研究》,則聚焦山區大跨度的橋梁在不同風速作用下的振動情況,為山區橋梁建設提供施工和運維指導。
現場還發布了“師生讀書行動”系列活動內容。其中,由重慶大學圖書館攜手西南交通大學圖書館、電子科技大學圖書館開展的“紙上境界:閱讀中的紀實之窗”三校共讀活動備受矚目,三校圖書館精心推薦了一系列涵蓋科學、歷史、藝術等多個領域的書籍,學生們可以通過觀看與共讀書目相關的傳記電影和紀錄片,感受不同藝術形式之間的融合與碰撞。
在珍貴古籍鑒賞中,重溫歷史故事
4月20日,西南大學中心圖書館舉行“圖耀千秋 文傳萬世”古籍插圖本賞鑒活動。現場,明萬歷刻本《牡丹亭還魂記》、清乾隆間翻刻明萬歷本《帝鑒圖說》、清光緒二十年袖海山房書局石印本《峽江圖考》、清道光刻本《鐵模圖說》《演炮圖說》等12部古籍首次面向公眾展出。
▲西南大學中心圖書館展出的古籍插圖本。學校供圖
西南大學圖書館相關負責人介紹,古籍展已連續舉辦了三年。往年主要展示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的館藏珍品,今年,西南大學圖書館特藏特別選擇了12部形式多樣,有國家普查登記編號的插圖本古籍。
其中,包含多部古代科普讀物,如三峽地區最早的一幅完整的航道圖冊《峽江圖考》、中國古代篇幅最大的蠶書《蠶桑萃編》等。值得一提的是,清乾隆間翻刻的明萬歷本《帝鑒圖說》也是本次展出的亮點之一。
現場,圖書館特藏部老師身著漢服,帶領師生們參觀古籍書庫,并介紹古籍基本知識,欣賞古籍裝具,感受古籍保存環境。師生們表示:“每一本古籍都是一部歷史的百科全書,每一幅插圖都是一段生動的歷史故事。”
▲西南大學學生在鑒賞古籍插圖本。學校供圖
與名作家面對面交流,養成閱讀習慣
4月22日上午,“書香中國·悅讀文學”中國作協第二屆全民閱讀季——“百名作家進百校暨全民閱讀名家交流會”在重慶交通大學舉行。
現場,中國作協副主席邱華棟,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魯迅文學獎獲得者歐陽黔森,重慶市作協主席、全國少數民族駿馬獎獲得者冉冉,云南省作協主席范穩,四川省作協副主席蔣藍,西藏作協副主席尼瑪潘多等6位名家與師生們面對面進行了閱讀交流。
▲“百名作家進百校暨全民閱讀名家交流會”在重慶交通大學舉行。 學校供圖
“文學與工學有許多共通處,寫作也是‘修路’和‘構筑’的過程,但文學的‘路橋’更多的是通向心靈”“建筑里蘊含著豐富的人文思想,非虛構寫作要著重觀察路、橋、山、水、人等關鍵點”……在對話訪談環節,幾位作家聚焦“交匯、交通、交融:文學與工學的雙向賦能”主題,進行了交流分享。
活動現場,中國作家協會社會聯絡部還向重慶交通大學捐贈了6位作家的作品書籍。重慶交通大學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廣大師生把閱讀當作一種習慣,于閱讀中領略人生哲理、體會人生價值,踐行人生追求、實現人生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