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第六屆中國機械工程教育大會暨2023年中國機械行業卓越工程師教育聯盟理事大會”在重慶大學虎溪校區召開。大會以“迎接未來挑戰的工程教育”為主題,來自全國各界的代表900多人圍繞未來工程教育發展,共同討論描繪未來工程教育發展藍圖。
大會現場。重慶大學供圖
重慶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樹新表示,在國家高度重視制造業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培育更大規模的卓越工程師隊伍,加強關鍵領域核心技術人才戰略儲備,對推動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尤為重要。近年來,學校搶抓國家戰略發展機遇,大力推進新工科建設,全面深化工程教育改革,積極探索適應新時代發展需要的卓越工程教育新路徑、新模式。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駐會副理事長、中國機械行業卓越工程師教育聯盟理事長陸大明教授表示,自2016年中國機械行業卓越工程師教育聯盟在京成立以來,在服務創新人才培養、推動工程教育改革、促進工程能力提升、搭建校企交流平臺、共享各方優質資源等方面不斷探索,開展了多角度、多樣化、多層次的教育合作,實現了聯盟內的資源整合和共享,為培養面向未來機械行業發展的新型工程人才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大會主旨報告階段,來自國內外的學科院士和專家學者聚焦深化工程教育改革、推進全面工程教育、卓越人才多維融合培養模式、工程教育人才創新能力培養、前沿粒子技術等主題,多維度探討未來工程教育發展模式和未來工程教育的人才培養體系。
據悉,此次大會由中國機械行業卓越工程師教育聯盟、中國機械工程學會主辦,重慶大學等高校承辦,大連理工大學等高校協辦,是一個面向國家未來行業需求和國家重點工程領域的多元溝通、探討和實踐平臺。大會旨在聚焦促進高等教育面向社會需求培養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全方位加強聯盟高校間、校企間、企業間關于機械行業“卓越工程師”教育的創新與合作,致力探索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未來工程教育發展模式,推動構建創新型國家體系和人才強國戰略。
來源:中國科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