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新氣象。第1眼新聞記者從重慶大學了解到,今年,學校結合新發展需求、相關專業的學科屬性特點,將部分新興工科專業進行整合,首次開設了工科試驗班(新工科類)大類。
通過大類培養與專業培養結合的方式,新開設的工科試驗班新工科大類會整體推動新工科建設和人才培養,并對學生的創新、批判性思維、溝通、合作、持續學習等能力加大培養力度,以不斷滿足當今社會對工程人才提出的新要求。
在接受向第1眼新聞記者采訪時,重慶大學本科生院院長劉猛表示,以后,重慶大學的工程人才不僅僅是聚焦在學生之前所選的專業領域,一定會涉及到多學科、多專業的交叉融合,學校想通過這些能力的打造,促進“理工交叉、工工融合、醫工結合 、工文滲透”,持續推進整個工程人才的高質量發展。
據了解,近年來,重慶大學在新工科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嘗試和實踐,從學校整個工科建設角度總體謀劃,一方面聚焦國家、地方、行業新的發展需求,通過培養方案與課程體系更新,持續升級改造傳統工科專業;另一方面,學校也面向國內外的新發展需求,積極謀劃建設人工智能、智能醫學工程、碳儲科學與工程等新興工科專業,布局未來戰略領域的人才培養。在今年公布的四年一度的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中,重慶大學與兄弟院校聯合申報的成果“新工科教育”榮獲特等獎。
“學校將繼續深化課程建設和課程體系建設,夯實人才培養的基石,創新基層教學組織,深入整合跨學院、跨學科的教學教師資源,深化教育數字化轉型,探索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模式,不斷地深化與豐富新工科教育的重大經驗”,劉猛如是說。
(第1眼-重慶廣電記者 卿一學 方芳)
來源:重慶廣電-第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