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共和國的脊梁——科學大師宣傳工程”,7月27日至8月1日,由中國科協主辦的高校編創骨干交流活動在我校舉行。來自全國26個省市60余所高校的大師劇編創骨干齊聚山城,進行為期6天的深度研討和編創實踐。副校長饒勁松陪同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相關負責人,觀看了匯報演出,為學員頒發了結業證書。
本次交流活動以提升學員政治站位、拓寬思想格局和增強編創能力為核心目標,通過多層次、多角度地學習與實踐實現科學與藝術的深度融合。在文化戰略層面,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副處長王偉系統回顧了“科學大師宣傳工程”十年來的豐碩成果及其對百萬青少年的深遠影響;重慶大學校友總會副秘書長彭述娟結合習近平新時代文化思想,分享了學校“以文化人、以劇育人”的創新實踐;新聞學院敖依昌教授則從人文視角深入闡釋了科學家精神的時代內涵。創作理論方面,重慶大學檔案館館長楊艷展示了校史資源藝術化轉化的成功經驗;楊尚鴻教授聚焦戲劇本體創作規律,陳希、趙虎兩位副教授分別探討了AI技術和虛擬現實在戲劇創作中的前沿應用。實踐環節中,重慶市話劇院王宏亮和電影學院梁璐璐通過話劇工坊指導學員完成了《布衣院士》《嘉木留芳》等六部展現科學家精神的微短劇創作,讓學員們在編導演的全流程實踐中深化了對科學精神與藝術表達的理解,生動詮釋了科技與人文的跨界融合。
學員們認為,本次交流活動既是落實高等院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也是以美育啟智潤心的創新實踐。重慶大學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學科資源,通過精心設計和任務落實,讓學員們站在了高校科學大師舞臺劇創作的新起點。大家相信,“科學大師宣傳工程”必將持續孵化更多精品力作,讓科學家精神在新時代綻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據悉,“科學大師宣傳工程”由中國科協于2012年發起,聯合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共青團中央、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中國文聯協同推進,重慶大學原創話劇《何魯》于2024年成功入選。本次交流活動由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指導,重慶大學科協牽頭,繼續教育學院組織實施。活動得到市話劇院、校檔案館、美視電影學院、藝術學院等單位的大力支持。活動堅持以“解碼科學大師精神,淬煉戲劇創作思維”為設計主線,將文化理論與編創實踐緊密結合,始終貫徹“師生演校友、學弟演學長”的舞臺劇創作思想。
來源:科協秘書處 繼續教育學院
作者:吳明英 陳秋萍